纪梦

少梦多生人,老梦多逝者。
俗云与鬼邻,此语齐东野。
我从不寻梦,醒则如烛灺。
非智亦非愚,焉能免挦扯。
有时梦故友,琴书杂杯斝。
有时梦乡园,霭霭纷榆社。
有时梦流窜,翳树避奔马。
独不梦太平,缘悭接宜榼。
昨夕梦二亲,絮语话楸槚。
心知幽明隔,有乐在泉下。
晨鸡顿不情,痛泪枕边泻。
所慕日已近,所恋日已寡。
薤露与朝曦,皮骨馀一把。
暂作梦中身,说梦可聊且。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通过梦境表达了对人生、亲情和死亡的思考。诗的开头提到,年轻时多梦到陌生人,年老时则多梦到已故的亲人。诗人认为,这种说法虽然有些迷信,但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死的感知。

诗人自称从不刻意追求梦境,醒后一切如烛火熄灭,不留痕迹。他并非智者,也非愚者,无法避免被生活拉扯。在梦中,他有时会梦到故友,大家一起享受琴书和美酒;有时梦到故乡,回忆那些温馨的时光;有时甚至梦到自己在逃亡,躲避奔马。然而,诗人从未梦到过太平盛世,似乎与美好的生活无缘。

最让他动容的是昨晚梦到了已故的双亲,他们像往常一样闲聊,谈论着坟墓旁的树木。诗人明白,生死两隔,但或许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快乐。然而,晨鸡的啼叫无情地将他从梦中唤醒,他悲痛地在枕边流泪。

诗人感慨,随着年岁的增长,他所向往的东西越来越少,所留恋的也日渐稀少。生命如同晨露和朝阳,短暂而脆弱,最终只剩下皮骨。他意识到,自己不过是暂时寄身于梦境中的过客,谈论梦境或许能让他暂时忘却现实的痛苦。

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怀念、对生死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叹。梦境成了他逃避现实、寻找慰藉的方式,但最终,他还是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