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古五首 其一

上山见明月,下山月相随。
月岂知爱我,我行自见之。
故山日以远,故人不可思。
殷勤谢明月,愿尔无时亏。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人独自上山看月亮的有趣经历和内心感受。

第一句"上山见明月"很简单,就是上山看月亮。但妙在第二句"下山月相随"——下山时发现月亮一直跟着自己走。这里用拟人手法,把月亮写成会主动陪伴人的朋友。

接着诗人开始思考:月亮真的知道我喜欢它吗?其实是我自己走哪儿都能看见它罢了。这里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写出了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

后面四句情绪有了转折:故乡越来越远,老朋友也不能常思念。最后两句特别温暖,诗人对月亮说:谢谢你这么殷勤地陪着我,希望你永远都这么圆满明亮啊!

整首诗把常见的"月亮跟着人走"的自然现象,写得充满人情味。表面上在说月亮,其实是在表达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最打动人的是诗人把月亮当朋友对话的那份天真,让普通的月夜散步变得温馨动人。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