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杂感六首 其二 (甲申)

秋阶萧瑟响刁调,一点寒灯再四挑。
昨夜楼台如浸水,隔窗风雨又中宵。
偶搜红豆相思料,寄意青溪小妹桥。
惆怅美人迟暮感,湘波无限托迢迢。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夜晚的孤寂场景,以及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

开头两句写实景:秋天的台阶上,风吹落叶发出萧瑟声响,诗人独自在微弱的灯光下,反复挑灯芯(暗示长夜难眠)。"刁调"形容风声凄厉,"再四挑"这个动作细节生动表现了诗人的辗转难眠。

三四句继续写景:昨夜楼台被雨水浸透般的潮湿,此刻窗外风雨交加,又到了半夜时分。这里用"浸水"的比喻,既写实景又暗含心情的沉重。

五六句转入抒情:诗人偶然翻出象征相思的红豆,想托青溪桥寄给远方的小妹。"青溪小妹桥"可能是他们曾经有过美好回忆的地方,用具体地名让思念更真实可感。

结尾两句升华情感:诗人以"迟暮美人"自比,感叹年华老去,只能把无限愁思寄托给迢迢湘水。这里的"湘波"既是实指湖南的江水,也暗用娥皇女英哭舜的典故,把个人思念上升到千古相思的意境。

全诗妙在: 1. 用"挑灯""浸水""风雨"等生活细节,让抽象情感变得具体可感 2. 从眼前景(秋夜)到回忆(红豆)再到想象(湘波),时空自然转换 3. "小妹桥"这样接地气的称呼,与"湘波"的典雅用典结合,既亲切又深沉 4. 通篇不直接说"我想你",但每个意象都在诉说思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