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杨侍郎

权分忧寄理漳滨,惠化何曾及相民。
条奏事宜思复古,兴修风教望还淳。
静当细雨初封印,吟对余花自送春。
清景好陪池上酌,故人情分最相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地方任职时的心境,以及他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全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民生、风化的关切,以及对自然美景和友情的珍视。

首联“权分忧寄理漳滨,惠化何曾及相民”写作者被派到漳滨(可能指某地)任职,肩负着治理地方的责任。他谦虚地表示,自己的仁政并未真正惠及百姓。这里透露出作者的责任感和自省精神。

颔联“条奏事宜思复古,兴修风教望还淳”写作者在政务上积极思考如何恢复古人的治国之道,希望通过教化让民风回归淳朴。这两句体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他希望用传统美德来改善社会风气。

颈联“静当细雨初封印,吟对余花自送春”笔锋一转,描写了宁静的生活场景:细雨初停,作者对着残存的花朵吟诗,感受春天的离去。这里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闲适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在繁忙政务之外的诗意生活。

尾联“清景好陪池上酌,故人情分最相亲”是全诗的情感高潮。作者说这样清雅的景致最适合与好友在池边饮酒,因为老朋友的情谊最让人感到亲切。最后两句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对真挚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就像一封亲切的家书,既有对工作的思考,也有对生活的感悟,更有对友情的珍视。作者没有用华丽的辞藻,而是用平实的语言,把一个官员的日常、理想和情感娓娓道来,让读者感受到他既心系百姓,又热爱生活,更重情重义的多面形象。这种真实、质朴的表达方式,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