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 题西宁长春寺

弯头锦石似天屏。
斜对寺门青。
人家尽在芙蓉瓣,恨苍翠、沾湿窗棂。
花半未名,禽多有姓,镇日共松亭。
天然生就白云城。
万嶂绕空冥。
春归此地无人见,尽花气、薰煞仙灵。
香雨渐消,频生皓月,缓步过前汀。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西宁长春寺周围的自然美景,充满了诗情画意。开篇“弯头锦石似天屏”,形容山石弯曲如锦,像天边的屏风,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接下来的“斜对寺门青”,则描绘了寺门前的青山,显得庄严肃穆。

“人家尽在芙蓉瓣”一句,用芙蓉花瓣比喻山间的房屋,形象地展现了山村的静谧与美丽。而“恨苍翠、沾湿窗棂”,则表达了诗人对这苍翠山色的喜爱,甚至觉得窗棂都被绿色浸染了。

“花半未名,禽多有姓,镇日共松亭”这几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花草和鸟兽,虽然有些花连名字都叫不上来,但鸟儿的种类却很多,整日与松亭相伴,显得生机勃勃。

“天然生就白云城,万嶂绕空冥”则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云雾缭绕,仿佛是一座白云之城,四周的山峰环绕,给人一种空灵幽远的感觉。

“春归此地无人见,尽花气、薰煞仙灵”表达了春天虽然悄悄来临,但这里人迹罕至,只有花香弥漫,仿佛连仙灵都被熏醉了。

最后,“香雨渐消,频生皓月,缓步过前汀”描绘了雨后的清新景象,香雨逐渐消散,皓月频繁出现,诗人悠闲地漫步在河岸边,享受这宁静的夜晚。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长春寺周围的静谧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读来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