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海山楼》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胜事荒湮久”,意思是过去的辉煌事迹和美好时光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被遗忘。这里“胜事”指的是那些令人难忘的成就或事件,“荒湮”则表示这些事物已经变得模糊不清,甚至被遗忘。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时间无情、世事无常的感叹。
第二句“高城观阁宜”,则转向了眼前的景象。作者站在高城之上,眺望远处的观阁,感到这里的环境非常适宜。“高城”和“观阁”都象征着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角,表现出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眼前美景的满意。
第三句“均劳青琐客”,这里的“青琐客”指的是那些在朝廷中任职的官员。作者认为,这些官员们都在为国家的政务操劳,他们的工作虽然辛苦,但也是必要的。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那些为国家付出努力的人们的理解和尊重。
最后一句“馀事海山诗”,意思是除了政务之外,作者还有闲暇来创作关于海山的诗歌。这里的“海山”象征着广阔的自然景观,作者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这句话也体现了作者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依然保持对艺术和自然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时间流逝、自然美景和人生劳碌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虽然时光流逝、世事变迁,但作者依然能够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并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理解。这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使得这首诗词充满了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陈瓘
陈瓘(1057-1124年),字莹中,号了斋,沙县城西劝忠坊人。宋元丰二年(1079年)探花,授官湖州掌书记。 历任礼部贡院检点官、越州、温州通判、左司谏等职。 陈瓘为人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不苟言谈,通《易经陈瓘于书法,造诣亦颇深。真迹传世唯《仲冬严寒帖》。李纲曰:“了翁书法,不循古人格辙,自有一种风味。观其书,可以知气节之劲也。”邓肃曰:“开卷凛然,铜筋铁骨,洗空千古,侧眉之态,盖鲁公之后一人而已。”明陶宗仪曰:“精劲萧散,有《兰亭》典型”。由是观之,其书法出神入化,可谓高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