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子九之任麻城

昭丘南望郁苍苍,有客鸣榔过武昌。
楚国菁茅初入洛,汉臣词赋旧怀湘。
月明挂席闻鸿雁,秋老登楼见凤凰。
若到江南逢小谢,寄言幽梦满池塘。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送别朋友徐子九去麻城上任时写的,充满了对友人的牵挂和对沿途景色的生动描绘。

开头两句写眼前景色:站在昭丘向南望,山色苍茫,朋友乘船离开武昌,船桨划水的声音渐渐远去。这里用"郁苍苍"形容山色,给人一种深沉辽远的感觉,衬托出离别时的不舍。

中间四句通过历史典故和自然景物表达情感。"菁茅"是古代楚国的贡品,"汉臣"指贾谊,这两个典故既点明了朋友要去的是楚地,又暗含对朋友仕途的期许。后两句用"月明闻鸿雁"、"秋老见凤凰"这样富有画面感的描写,既交代了送别的时节是秋天,又用鸿雁和凤凰这两种意象,既写实景又寄托情思,暗示朋友远行和自己对朋友的思念。

最后两句最为巧妙,借用南朝诗人谢朓"池塘生春草"的典故,让朋友如果遇到像谢朓那样的诗人,就告诉他自己的思念之情就像谢朓诗中描写的春草一样,不知不觉就长满了池塘。这里把抽象的思念之情转化为具体的春草意象,既生动又含蓄。

全诗没有直接写离愁别绪,而是通过沿途景色、历史典故和自然意象,把对朋友的深情厚谊表达得既含蓄又深刻。诗人用"郁苍苍"的山色、"鸣榔"的船声、"鸿雁"的鸣叫、"凤凰"的身影这些具体可感的形象,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依依惜别之情。

宋琬

宋琬(1614~1674)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莱阳(今属山东)人。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