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当然可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
《题明庆塔院》是一首描绘塔院的诗,带领读者领略了塔院的壮丽景色和宁静氛围。
首先,诗的前两句“步步云梯彻上层,回头自觉欲飞腾”,描述了诗人一步步登上塔院的过程。通过“云梯”这个词,我们可以想象出塔的高大,像是直通云霄的阶梯。而“回头自觉欲飞腾”则表达了诗人在登高过程中的激动心情,仿佛自己有了飞翔的感觉。
接着,“频来不是尘中客,久住偏宜物外僧”,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塔院生活的向往。前一句中的“尘中客”指的是世俗中的普通人,而后一句的“物外僧”则给人一种超脱尘世,清静修行的感觉。诗人可能是在表达希望自己能像僧人那样,远离尘世的纷扰,过上清静的生活。
然后,“下寺钟声沈地底,前峰塔影落阶稜”,这两句诗描绘了塔院的景色。寺里的钟声低沉而悠远,仿佛能传到地面之下,而塔的影子落在台阶上,形成一道道棱角。这里既有听觉的描绘,也有视觉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塔院的宁静和庄严。
最后,“凭阑未尽吟诗兴,却拟乘间更一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留恋之情。站在栏杆边,诗人还没有完全抒发完自己的诗兴,就已经开始计划找个机会再来一次。这表达了诗人对塔院的深厚感情和对登高的热爱。
总的来说,《题明庆塔院》是一首描绘塔院景色和表达诗人情感的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塔院的向往,对登高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章得象
(978—1048)建州浦城人,字希言。真宗咸平五年进士。授大理丞、知玉山县。历知台、南雄、洪州。入翰林为学士,积官礼部侍郎兼龙图阁学士,进承旨兼侍讲学士。在翰林十二年,刘太后听政时能独立自守,为仁宗所赏识。景祐三年,擢同知枢密院事,改户部侍郎。宝元元年拜相。居中书八年,不用宗党亲戚。庆历中,于范仲淹等推行新政持缄默态度,遂以久居相位无所建明遭劾。五年,出判陈州及河南府,寻以疾致仕。卒谥文宪,改文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