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一百十二

法逐心生,心随法变。
心法双忘,千化万变。
扇子𨁝跳上三十三天,𡎺著帝释鼻孔。
盏子扑落地,楪子成七片。
虽是一期方便,闻名不如见面。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偈传达了一种修行的智慧,通过生动的比喻来描述修行的境界。让我们逐句分析,用现代语言来解读。

法逐心生,心随法变。 意思是说,我们的行为和想法会随着我们所学的佛法而改变,反过来,我们的想法和行为又会影响我们对佛法的理解和实践。

心法双忘,千化万变。 这里的“心法双忘”意味着不再执着于内心的想法或外界的佛法,而是让一切自然变化。无论外界有多少变化,内心都能保持平静。

扇子𨁝跳上三十三天,豆子著帝释鼻孔。 这里使用了一个有趣的形象比喻。扇子跳上天庭,甚至飞到天帝的鼻子上,这是象征着心灵的自由和超脱,不受任何束缚。而豆子撞在天帝的鼻子上,则是说即使是微小的事物,也能给天帝带来不适,象征着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影响力。

盏子扑落地,楪子成七片。 这句话用打破的杯子和散落的碟子来比喻事物的破裂和分离,象征着万事万物都有消亡和分解的一天,但这也是一种自然的变化,不需要过分悲伤。

虽是一期方便,闻名不如见面。 最后一句强调了真实体验的重要性。即使说法再多,不如亲身经历和实际看到。这就是说,修行和智慧的真正体验,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真正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偈强调了心灵自由、超脱和自然变化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不要被外界的表象所迷惑,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由,同时也要认识到万事万物都有其自然的变化和分解。

释祖钦

释祖钦(一二一六~一二八七),号雪岩,闽之漳州(今福建漳州)人。五岁出家,十六薙染,十八行脚。初参双林洎、妙峰善、石田薰诸老,无所发明。闻天目礼住净慈,怀香请益,亦无所入。遂上径山谒无准师范禅师,依师范最久。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初住潭州龙兴禅寺,后历住湘西道林禅寺、处州南明佛日禅寺、台州仙居护圣禅寺、湖州光孝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袁州仰山禅寺。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卒,年七十二。有《雪岩祖钦禅师语录》四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灯存稿》卷四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