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其二 绝江观桃,座间和韵

问何年种植。
独成蹊、秾华烂漫,锦开千步。
花下老人犹记我,不似那回赏处。
并吹却、道边谢墅。
黄四娘家今何在,也飘零、偎向前村住。
千万恨,寄红雨。
携壶藉草行歌暮。
记前宵、深盟止酒,况堪扶路。
破手一杯花浮面,不觉二三四五。
更竹里、颠狂崔护。
试语看花诸君子,但如今、俯仰成前度。
君不见,曲江树。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金缕曲 其二 绝江观桃,座间和韵》主要描绘了作者在江边观赏桃花时,触景生情,回忆起往事,感慨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情感。

开篇,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这片桃花是哪一年种下的?”接着,他描绘了桃花盛开的景象:桃花烂漫,像锦缎一样铺展了千步之远。这些桃花不仅美丽,还勾起了作者的回忆。花下的老人还记得他,但如今的情景已不同往日,不再是当年那个赏花的地方。作者还提到了一些曾经熟悉的地方和人,比如“道边谢墅”和“黄四娘家”,如今这些地方也已经变迁,甚至“飘零”到了前村。这些变化让作者心生感慨,他将心中的“千万恨”寄托在飘落的桃花上,仿佛这些花瓣承载了他对过去的怀念与遗憾。

接下来,作者回忆起自己曾经带着酒壶,在草地上漫步歌唱的时光。他提到自己曾经发誓戒酒,但如今却再次饮酒,甚至有些微醺,喝了一杯又一杯。他自嘲地提到,自己像古代诗人崔护一样,在竹林中“颠狂”地赏花。最后,作者试图与那些同样赏花的人交流,感叹如今的自己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模样,过去的时光已成“前度”,无法重现。他以“曲江树”作结,暗示这些桃树依然在江边生长,而人事已非,表达了时光无情、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词通过对桃花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变迁、物是人非的深沉感慨。桃花虽然美丽,但也象征着短暂与无常,作者借此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