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沈右率诸公赋鼓吹曲名二首 其一 芳树

早玩华池阴,复影沧洲枻。椅柅芳若斯,葳蕤纷可结。

霜下桂枝销,怨与飞蓬折。不厕玉盘滋,谁怜终委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芬芳树木从繁盛到凋零的过程,暗含人生际遇的感慨。

前四句写树木的繁茂:树木早早地在华美池塘边生长,倒影映在水波中。它枝叶繁茂、芳香四溢,柔嫩的枝条交错缠绕,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椅柅"形容枝条柔软交错的样子,"葳蕤"则描绘出枝叶茂盛的状态。

后四句笔锋一转,写树木的凋零:秋霜打落了桂枝,飘飞的蓬草也折断消散。最令人叹息的是,这棵芬芳的树木从未被采撷到玉盘(象征高贵场所)中滋养,最终只能默默枯萎,无人怜惜。

诗人通过这棵芳树的命运,隐喻了怀才不遇的苦闷。就像那棵芬芳却无人赏识的树一样,有些人空有才华,却因各种原因得不到施展的机会,最终被埋没。诗中"怨"字点出了这种不甘,而"谁怜"的质问更强化了这种遗憾。全诗用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含蓄地表达了人才被埋没的普遍困境。

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