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以晶华累尔形,千夫斂锷可曾停。
世间有器蒙鲜节,林下无辜受割刑。
斫坏孙枝难老大,摧残去榦易凋零。
退思禹贡周征日,未必如今税不征。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漆树为主题,通过描写漆树被割取汁液的痛苦过程,隐喻了百姓被剥削的现实。

前两句写漆树天生丽质,却因此招来灾祸——人们不断用刀割取它的汁液,从未停歇。这里用"千夫敛锷"形象地描绘了众人持刀割漆的场景。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漆树遭受的摧残:漆器被制作时要剥去树皮(鲜节),无辜的漆树在林中默默承受着刀割之刑。砍掉嫩枝(孙枝)阻碍了树木生长,破坏主干(去榦)更让树木难以存活。这些描写既写实又充满同情。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联想到古代大禹时期的贡赋和周朝的征税,暗示现在的赋税剥削可能比古代更重。诗人通过漆树的遭遇,实际上是在为百姓发声,批评当时沉重的赋税制度。

全诗最大的特点是借物喻人,表面写漆树,实则写民生。诗人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将深刻的批判隐藏在自然描写中,既展现了漆树的悲惨命运,又暗讽了社会现实,读来令人深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