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蒲涧和东坡韵》描绘了一幅山水间的宁静与古老的画卷,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和历史的沧桑。
首先,诗中提到“四时冰柱湿风前,绝顶飞来一派泉”,描绘了山间的泉水四季不断,如同冰柱般晶莹剔透,给人清凉之感。这泉水从山顶飞流直下,形成一幅壮观的景象,仿佛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接着,“瘦蔓相牵根太古,苍崖特立探长天”描述了山间的藤蔓和古老的崖壁。藤蔓虽然瘦弱,但却紧紧相连,根深叶茂,象征着生命的顽强。而苍崖则高耸入云,仿佛在探视着无尽的天空,给人一种高远和永恒的联想。
然后,“灶荒孤鹤寻遗迹,寺老幽禽闯坐禅”转向了人文景观。荒废的灶台和孤鹤,让人联想到曾经的烟火和生活的痕迹。而古老的寺庙中,幽深的禽鸟似乎在打扰着禅修,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最后,“闲日频游归复梦,结庐曾许蹑坡仙”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山水的喜爱和留恋。他常常在闲暇时来到这里游玩,仿佛在梦中追寻着某种理想。他甚至幻想在这里结庐而居,追随古时仙人的足迹,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的描写,展现了山水的壮美和历史的厚重,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画面感和情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李昴英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