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

东风竟日掩柴关,读罢离骚新火烟。
一彗落红春扫地,半篙新绿水连天。
梦魂枕上惊蝴蝶,乡思灯前怯杜鹃。
祇为儒冠空白发,几将心事赋归鞭。

现代解析

这首《春日》描绘了诗人在春天里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的观察,也有对内心世界的反思。

首联“东风竟日掩柴关,读罢离骚新火烟。”意思是春风整日吹拂,诗人关上门窗,读完了《离骚》,心中感慨万千。这里“离骚”是中国古代诗人屈原的作品,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诗人通过读书来排解内心的苦闷,春风虽然温暖,却无法驱散他心中的忧愁。

颔联“一彗落红春扫地,半篙新绿水连天。”描绘了春天落花飘零的景象,红花满地,像是春天在打扫地面,而河水清澈,仿佛与天空相连。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情,春天虽然美丽,却也短暂,暗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颈联“梦魂枕上惊蝴蝶,乡思灯前怯杜鹃。”诗人在梦中惊醒,仿佛被蝴蝶惊扰,而在灯前思乡时,又害怕听到杜鹃的啼叫。蝴蝶和杜鹃都是春天的象征,但在这里它们却让诗人感到不安。蝴蝶象征着虚幻的梦境,杜鹃的啼叫则让人联想到离别的哀愁,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不安。

尾联“祇为儒冠空白发,几将心事赋归鞭。”诗人感叹自己一生读书,却白发苍苍,未能实现心中的抱负。他几乎要将心事寄托在归乡的马鞭上,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在仕途上的失意,以及对平凡生活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春日》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无奈。诗人将内心的复杂情感与春天的美丽景象相结合,使得诗歌既有深刻的情感表达,又有生动的画面感,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