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

雪晴鳷鹊楼边月,风落昭阳殿后梅。
炉炭灺消香兽暖,独拈香箸拨红灰。

现代解析

这首《宫词》描绘了一个宫廷夜晚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室内细节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情感。

首句“雪晴鳷鹊楼边月”,描述了雪后晴朗的夜晚,月光洒在鳷鹊楼上。鳷鹊楼是古代皇宫中的宫殿之一,这里通过月亮和鳲鹊楼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寞的氛围。

次句“风落昭阳殿后梅”,紧接上一句的景色,描述了风吹过昭阳殿后的梅花。昭阳殿是古代宫中嫔妃居住的地方。这里的梅花随风摇曳,给人以淡雅的美感,同时也暗示了皇宫中的一种孤寂和无依。

第三句“炉炭灺消香兽暖”,转而描写室内景象。香炉里的炭已经烧尽,香兽(一种香料)的余温依然温暖着室内。这句话传达出一种温馨而略带悲凉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寂。

最后一句“独拈香箸拨红灰”,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动作。主人公用手拨弄着香炉里的红灰,这个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她内心的孤独和无聊。她独自一人,在这寒冷的夜晚,通过这样的动作来打发时间,似乎在寻找一点温暖和安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宫廷生活中的一种孤独和寂寞,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诗中的自然景物和室内细节相互映衬,共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