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五月初三)
风入虞弦,麦秋向晚梅天润。彩丝长命斗新奇,还是端阳近。想见瑶池仙韵。对蟠桃、朱颜相映。篆飘宝鼎,酒满霞觞,黄堂深静。
超悟真筌,凤归不作登台恨。庆余有子在河图,详试龚黄政。好是棠阴清永。且游戏、壶中光景。会有飞诏,却奉轻轩,天朝归观。
超悟真筌,凤归不作登台恨。庆余有子在河图,详试龚黄政。好是棠阴清永。且游戏、壶中光景。会有飞诏,却奉轻轩,天朝归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端午节前后的喜庆氛围,同时暗含对仕途人生的思考。上阕用节日元素铺陈,下阕转向人生感悟,整体明快中带着超脱。
上阕像一组节日特写镜头:暖风轻拂琴弦(虞弦指舜帝的琴),麦收时节的傍晚空气湿润。五彩丝线编织的长命缕争奇斗艳,暗示端午节将至。接着展开仙境想象——西王母的蟠桃宴上,朱颜与仙桃相映,香炉飘烟,酒杯满溢,官衙深处却一片宁静。这些画面虚实相生,既有现实节庆的热闹,又有超然物外的仙气。
下阕转入哲思。作者悟透人生真谛("真筌"指真理),像凤凰归巢般不再眷恋功名。用"庆余有子"典故(《周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暗指善政会有好报,提到汉代贤臣龚遂、黄霸,表达对清明政治的向往。"棠阴"典故(周朝召公在棠树下理政)进一步强调为官要留下美名。最后以游戏人间的态度收尾:暂且享受壶中天地(道教指小世界),等待朝廷诏书召回。这种"随时准备出仕又保持超脱"的心态,典型体现了古代文人的仕隐矛盾。
全词妙在将粽子、彩绳等俗世节庆(端阳),与蟠桃会、香炉酒盏的仙家意象糅合,最后回归到现实政治理想,三层意境自然流转。末尾"飞诏归朝"的期待与"壶中游戏"的洒脱形成张力,把"既想建功立业又想保持精神自由"的文人心理刻画得含蓄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