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小池亭十二韵(时在婺州寄居作)

积石乱巉巉,庭莎绿不芟。
小桥低跨水,危槛半依岩。
花落鱼争唼,樱红鸟竞鹐(竹咸切,鸟啄物也)。
引泉疏地脉,扫絮积山嵌。
古柳红绡织,新篁紫绮缄。
养猿秋啸月,放鹤夜栖杉。
枕簟溪云腻,池塘海雨咸。
语窗鸡逞辨,舐鼎犬偏馋。
踏藓青粘屐,攀萝绿映衫。
访僧舟北渡,贳酒日西衔。
迟客登高阁,题诗绕翠岩。
家藏何所宝,清韵满琅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美丽的园林景色,以及诗人在婺州寄居时的生活与感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诗人展示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氛围。

诗的开头,“积石乱巉巉,庭莎绿不芟”,描述了园中乱石嶙峋,草地绿意盎然,没有被修剪,呈现出自然的生机。接着,“小桥低跨水,危槛半依岩”描绘了低矮的小桥横跨流水,而栏杆依附在岩石上,增加了一种自然与建筑和谐共存的美感。

“花落鱼争唼,樱红鸟竞鹐”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花朵凋落时鱼儿争相觅食的场景,以及樱桃成熟时鸟儿争食的热闹景象,充满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引泉疏地脉,扫絮积山嵌”进一步描绘了引水灌溉,以及打扫堆积的絮状物,使得山石更加清晰,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古柳红绡织,新篁紫绮缄”使用了对比,古柳如同红色的绸缎,新竹则像是紫色的绸带,形象地描绘了园林中树木的色彩丰富,给人以视觉享受。

“养猿秋啸月,放鹤夜栖杉”描绘了动物的生活场景,猿猴在秋天的夜晚对着月亮长啸,而白鹤在夜间栖息在杉树上,既展示了自然生态的和谐,也增添了诗意的浪漫感。

“枕簟溪云腻,池塘海雨咸”进一步描绘了溪云的柔美、池塘的静谧,以及夜晚雨声的细腻,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语窗鸡逞辨,舐鼎犬偏馋”使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鸡鸣辨音清晰、狗舔食时的馋嘴模样,增添了生活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踏藓青粘屐,攀萝绿映衫”描绘了诗人踏在青苔上的感觉和攀爬时绿萝映衬衣物的景象,增加了自然与人互动的趣味。

“访僧舟北渡,贳酒日西衔”则描绘了诗人访僧时乘船北渡的情景,以及购买美酒时日落西山的画面,增添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迟客登高阁,题诗绕翠岩”展示了诗人热情好客,邀请朋友登高题诗的场景,表现了文人雅士的高雅情趣。

最后,“家藏何所宝,清韵满琅函”表达了诗人认为最宝贵的是心灵的纯净和文学艺术的追求,强调了精神财富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富足的人生态度。

韦庄

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