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玄晖阳春词帖赞

予家有山林集,观宝晋自制之词,
每不逮乎平日之文。岂句律之未工,
疑用志之或分。伟笔力之扛鼎,
得过庭之异闻。陶冶性情,
自为阳春。既寓意于馆甥,
亦秘笈而自珍。予尝商略函书,
仿佛梁尘,规矩合作,
勺箫夺伦。窍以为夫君金缕之衣,
亦未足以换墨练之裙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是作者对一幅书法作品《米玄晖阳春词帖》的赞美和感悟,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来理解:

1. 对比与疑问 作者家里收藏了米芾(宝晋是米芾的别号)的《山林集》,但发现他写的词不如平时的文章出色。作者提出疑问:是词句的音律不够精巧,还是因为心思分散了?

2. 赞美书法功力 虽然词的文采稍逊,但书法笔力却非常雄健,像能举起大鼎一样有力。作者提到“过庭之异闻”,暗指米芾继承了王羲之(王羲之曾写《过庭帖》)的书法精髓,风格独特。

3. 书法的价值 米芾的书法能陶冶性情,像阳春白雪一样高雅。这幅字帖既是送给女婿的礼物(“馆甥”指女婿),也被米芾自己珍藏,说明它意义非凡。

4. 艺术与物质的比较 最后,作者用对比强调书法的珍贵:即使是用金线织成的华服,也比不上这幅墨色淡雅的书法作品(“墨练之裙”比喻字帖)。意思是真正的艺术远胜于物质财富。

核心思想: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米芾的词和书法,突出书法艺术的感染力。作者认为,即使文字内容未必完美,但书法本身的力量、意境和创作者的心血,让它成为无价之宝。普通人也能从中感受到——真正的艺术不在于外在华丽,而在于内在的精神价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