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清隐卷

生来恬世味,何处避尘諠。
曲涧通前浦,孤峰落远村。
汲泉浇竹祖,倚石操桐孙。
馀惠兰坡上,犹闻过客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远离尘嚣、悠然自得的生活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清净隐逸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生来恬世味,何处避尘諠"直接点明主题:诗人天性淡泊,不喜世俗纷扰,但现实中却难以找到真正远离喧嚣的地方。这里用"尘諠"比喻世俗的嘈杂,形象生动。

中间四句用四个具体场景勾勒出隐居生活的美好: "曲涧通前浦"写门前蜿蜒的小溪流向远方;"孤峰落远村"描绘远处山峰下若隐若现的村落。这两句通过山水村落的描写,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意境。

"汲泉浇竹祖"写用山泉浇灌老竹;"倚石操桐孙"说靠着石头弹奏新制的桐木琴。这两个生活细节展现了隐士日常的雅致情趣,浇竹弹琴都是远离功利、修身养性的活动。

最后两句"馀惠兰坡上,犹闻过客言"别有深意:虽然隐居在长满兰草的山坡,但还能听到路人的谈论。这暗示完全与世隔绝很难做到,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若即若离态度。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山水、竹琴等典型意象,将隐逸生活写得生动可感。诗中透露出一种矛盾心理:既向往隐居,又无法完全脱离尘世,这种真实感让现代读者也能产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