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其二 蝉
绿槐千树西窗悄,厌厌昼眠惊起。
饮露身轻,吟风翅薄,半剪冰笺谁寄。
凄凉倦耳。
漫重拂琴丝,怕寻冠珥。
短梦深宫,向人犹自诉憔悴。
残虹收尽过雨,晚来频断续,都是秋意。
病叶难留,纤柯易老,空忆斜阳身世。
窗明月碎。
甚已绝馀音,尚遗枯蜕。
鬓影参差,断魂青镜里。
饮露身轻,吟风翅薄,半剪冰笺谁寄。
凄凉倦耳。
漫重拂琴丝,怕寻冠珥。
短梦深宫,向人犹自诉憔悴。
残虹收尽过雨,晚来频断续,都是秋意。
病叶难留,纤柯易老,空忆斜阳身世。
窗明月碎。
甚已绝馀音,尚遗枯蜕。
鬓影参差,断魂青镜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只蝉在秋天里的凄凉境遇,通过蝉的视角反映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以及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
诗的开头,蝉在西窗边的绿槐树上,原本安静的夏日被它的鸣叫打破。蝉靠饮露水维持生命,翅膀轻薄,仿佛一张冰笺(比喻蝉翼),但这样的生命却无人寄托。这里通过蝉的轻弱形象,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孤独。
接着,蝉的鸣叫声听起来凄凉而疲倦,诗人用“倦耳”形容听者的感受。蝉鸣声像是古代的琴音,让人想起过去的时光,但又不敢深究,因为那只会让人更加伤感。蝉似乎在做着短暂的梦境,梦中的它还在深宫中,向人们诉说着自己的憔悴和无奈。
雨后,残虹消失,秋意渐浓,蝉的鸣叫也越来越断断续续,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到来。蝉依附的病叶难以长久保留,细小的树枝也容易衰老,蝉回忆起自己在斜阳下的生命历程,感到无比的虚无和孤独。
夜晚来临,月光透过窗户洒下,蝉的声音已经消失,只留下它的蜕壳。诗人通过“枯蜕”这一意象,暗示了蝉生命的终结,就像人老去后留下的空壳一样。
最后,诗人的鬓发也如同蝉的蜕壳一样参差不齐,仿佛在镜中看到了自己断魂的影子。这里的“断魂”不仅指蝉,也指诗人自己,暗示了生命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词通过蝉的形象,表达了生命短暂、孤独无依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思考。蝉的鸣叫、蜕壳、消失,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而诗人通过蝉的遭遇,感叹了自己在时光流逝中的无奈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