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秋天与一位高僧分别时的深情和不舍。
诗的开头,“塞寺穷秋别远师”,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事件:在偏远的寺庙,深秋时节,作者要与一位高僧分别。这里的“穷秋”指的是深秋,天气渐寒,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感。“西风一雁倍伤悲”,西风萧瑟,天空中孤雁飞过,更让人感到孤独和悲伤。这两句通过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作者内心的伤感。
接下来,“每嗟尘世长多事,重到禅斋是几时”,作者感叹尘世间的纷扰与烦恼,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回到这宁静的禅堂。这里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清净修行的向往。
“霜岭自添红叶恨,月溪休和碧云词”,霜染的山岭上,红叶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遗憾;月光下的溪水,仿佛也在为离别而沉默。这里用自然景物来象征作者的心情,红叶和溪水都成了情感的载体。
最后,“关河回首便千里,飞锡南归讵可知”,作者回望山川河流,仿佛已经相隔千里,而高僧即将南归,未来能否再见,充满了不确定性。这里的“飞锡”指的是高僧的杖,象征着他的修行和远行。作者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友人的牵挂。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和离别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对世俗的厌倦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中自然景物的描写与情感的抒发紧密结合,情景交融,给人以深沉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罗邺
罗邺 (825—?),字不详,余杭人,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