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铜刀歌叠前韵
君不见干将镆铘世必用,祖龙作计徒销兵。
首山赤铜跃大冶,牝牡变化韬玄精。
当时铸此岂无意,擎出欲刬君山平。
遂令造物忌刻削,埋垢千载无知名。
风雨剥蚀铓锷钝,铅刀一任人讥评。
质拟赤金重,色如秋水清。
不入吕虔佩,遑问聂与荆。
蛟龙避藏魑魅走,深山大泽堪横行。
胡为匿影书案侧,寂然钜响收铿鍧。
阴房夜吹鬼磷碧,毛发凄紧晴双瞪。
龙宾不出脉望死,畏此雪锷寒光横。
摩空巨刃乏神力,怀铅握椠终何成。
有客南山殪猛虎,有客东海歼长鲸。
书生喜说万人敌,乃于文阵矜斗争。
用违其才器不利,湛卢精锐羞蔽明。
何如宝剑遇雷焕,化作斗气腾丰城。
首山赤铜跃大冶,牝牡变化韬玄精。
当时铸此岂无意,擎出欲刬君山平。
遂令造物忌刻削,埋垢千载无知名。
风雨剥蚀铓锷钝,铅刀一任人讥评。
质拟赤金重,色如秋水清。
不入吕虔佩,遑问聂与荆。
蛟龙避藏魑魅走,深山大泽堪横行。
胡为匿影书案侧,寂然钜响收铿鍧。
阴房夜吹鬼磷碧,毛发凄紧晴双瞪。
龙宾不出脉望死,畏此雪锷寒光横。
摩空巨刃乏神力,怀铅握椠终何成。
有客南山殪猛虎,有客东海歼长鲸。
书生喜说万人敌,乃于文阵矜斗争。
用违其才器不利,湛卢精锐羞蔽明。
何如宝剑遇雷焕,化作斗气腾丰城。
现代解析
这首诗借一把古刀的故事,道出了人才被埋没的愤懑和渴望被重用的心声。
全诗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铅刀一任人讥评"): 诗人用名剑干将、镆铘作对比,说这把赤铜刀原本也是好材料打造的,当年造它本是为了劈山平海。但因为锋芒太露遭天妒,被埋没千年无人知晓,如今锈迹斑斑反被人嘲笑。这里是用刀比喻人才被埋没。
第二部分("质拟赤金重"到"怀铅握椠终何成"): 具体描写这把刀其实质地精良、寒光逼人,连妖魔鬼怪都怕它。可它现在只能躲在书房里生锈,不能上阵杀敌。诗人感叹:空有好刀不能用,整天抱着书本有什么用?
第三部分(最后八句): 诗人看到别人杀虎斩鲸建功立业,读书人却只能在文章里逞英雄。他愤懑地说:好刀不用就会生锈,人才不被重用就是浪费。最后用"宝剑化龙"的典故,表达希望人才终有出头之日的愿望。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把怀才不遇的郁闷写得生动形象,锈刀的画面感很强 2. 既有对现实的愤怒("用违其才器不利"),又有浪漫的期待("化作斗气腾丰城") 3. 用对比手法突出矛盾:好刀的质地vs它的处境,别人的功业vs书生的无奈
简单说,这就是一首古代版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呐喊,只不过诗人把这种心情寄托在一把生锈的宝刀上,让读者更能感受到那种憋屈和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