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九首 其九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种桑树的故事,隐喻人生无常和命运无奈。

诗人说,有人在长江边种下桑树,盼着三年后能采桑叶养蚕。眼看树枝刚要茂盛,突然山河巨变(可能指战乱或自然灾害),枝叶被毁,树根都被冲进大海。没了桑叶,春蚕饿肚子,冬天哪来的棉衣?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桑树本该种在高地上(暗指人应选择稳妥的人生道路),现在种错了地方,后悔也来不及了。

全诗用简单的种树故事,道出深刻道理: 1. 努力可能白费:精心照料的桑树,一场变故就全毁了 2. 选择大于努力:在危险地带(长江边)种树,风险远高于高原 3. 命运的无常:人算不如天算,再好的计划也可能被意外打破

这种借日常事物讲人生哲理的手法,让读者既能看懂故事,又能联想到自己的经历,正是陶渊明诗歌的独特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