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两句,但通过凝练的语言传递出深沉的情感。
第一句"桐乡留语葬"中,"桐乡"可以理解为故乡或某个有特殊记忆的地方,"留语"指留下的言语或承诺。诗人用"葬"这个强烈的字眼,暗示这些话语或记忆被永久封存,如同被埋葬一般。或许是在表达某种无法实现的诺言,或是逝去的情感。
第二句"铭路在生悲"中,"铭路"可以解读为人生道路上刻骨铭心的经历,"在生悲"则直白地表达了活着时的悲伤。整句传递出一种存在主义式的哀愁:人生旅途中的某些伤痛,会一直伴随着活着的人。
两句话共同构建了一个关于记忆与痛苦的画面:故乡的记忆被封存,而生活的道路却持续带来悲伤。诗人用极简的文字,勾勒出每个人都能体会的怅惘——那些无法挽回的过去,与必须继续面对的现实。这种留白式的表达,反而让读者能代入自己的经历,感受到文字之外的共鸣。
李堪
李堪(九六五~?)字仲任,号平坡,常州(今属江苏)人。据《乌目山五题》诗序当生于太祖乾德三年。真宗咸平二年(九九九)进士。真宗景德二年(一○○五)知古田县。大中祥符中为秘书丞(《琴川志)。官至工部尚书。民国《古田县志》卷三三有传。今录诗十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