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末泛湖

半晴阴更重,乍煖冷犹争。
坠叶蒲芽缀,新莼荇面生。
钟声带雨涩,帆力贮风横。
客至双飞鹤,归欤茗可烹。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三月末湖边泛舟时看到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天气变化和自然生机。

开头两句写天气的微妙变化:天空半晴半阴显得厚重,刚回暖又突然转冷,像在互相较劲。这种"阴晴不定、冷暖交替"的描写非常贴合初春气候特点。

中间四句用四个生动的画面展现湖边春色:凋落的树叶点缀着新生的蒲草嫩芽,水面新长的莼菜和荇菜像铺开的绿色地毯。远处钟声穿过雨幕传来,显得沉闷模糊,船帆被风吹得鼓胀倾斜。这些描写调动了听觉(钟声)、视觉(新芽、水草)和触觉(风吹帆),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突然出现人物:看到成双的鹤飞来,想到客人将至,正好可以回家煮茶待客。从写景自然过渡到人事,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生活气息。"双飞鹤"既写实景,又暗含对客人到来的期待,显得含蓄有味。

全诗就像一组春日湖景的短视频:先拍变幻的天气,再特写湖边新生植物,然后镜头拉远拍雨中行船,最后定格在飞鹤与待客的温馨画面。诗人用简练的文字,把初春那种万物复苏又带着寒意的独特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