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宜兴归勺庵见萤火虫入户,依前韵又作一首(一九九一年八月)
劳生碌碌,总星缠雾茧。
争似白云自舒捲。
落窗牖、几许閒情逸致,频入字,诗心驰骋难键。
迩来竟憔悴,咄咄何能,长忆村翁对寒甗。
念焚券坡公,归隐无凭,遗爱在,荆溪阳羡。
掬明月,临流浣秋衣,矜光洁、千秋一点萤篆⑴。
争似白云自舒捲。
落窗牖、几许閒情逸致,频入字,诗心驰骋难键。
迩来竟憔悴,咄咄何能,长忆村翁对寒甗。
念焚券坡公,归隐无凭,遗爱在,荆溪阳羡。
掬明月,临流浣秋衣,矜光洁、千秋一点萤篆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宜兴勺庵看到萤火虫飞进屋子,触景生情,感叹人生和表达隐逸情怀的作品。
上片(前六句): 用"劳生碌碌"开篇,直白地说人活着总是忙忙碌碌,像被星星和雾气缠绕的蚕茧一样束缚。接着用"争似白云自舒卷"作对比,说人不如白云能自由舒展。这里用"白云"象征自由闲适的生活。后面写萤火虫飞进窗户,给诗人带来闲情逸致,激发了他的诗兴,让思绪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停不下来。
下片(后十句): 写诗人近来憔悴,感叹自己无能为力,常常想起与老农对饮的朴素生活。这里提到苏东坡"焚券"的典故(东坡曾烧掉别人的欠条),表达想效仿古人归隐却做不到的无奈。但好在还有荆溪、阳羡(宜兴古称)这样的地方保留着古人的精神。最后两句最美:捧起明月在溪边浣洗秋衣,萤火虫的光芒虽然微小,却像永恒的印章一样留存千年。这里把萤火虫比作"光明的印章",既写实又富有诗意。
全词亮点: 1. 用萤火虫这个小意象,串联起对自由、诗意的追求 2. 对比手法突出:忙碌人生vs自由白云,现实疲惫vs理想隐居 3. 结尾画面感强:月光下浣衣,萤火点缀,把瞬间的美定格成永恒 4. 用典自然:苏东坡的故事不露痕迹地融入个人感慨
这首词告诉我们:再忙碌的生活里,也要保持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像萤火虫那样,用微弱但执着的光亮点亮自己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