昉著灸数朝废吟累日继披佳什莫匪正声亦贡七章补为十首学颦之诮诚所甘心 其四

历官从宦复何如,冒宠叨荣最有馀。
五载滥批黄纸敕(自注:向尘相位首尾五年。),半生曾典紫泥书。
安民济物才无取,报国酬恩志未疏。
圣主忧边心正切,若为端坐自安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李昉对自己仕途生涯的反思,语言直白却充满感慨。

前四句写自己的官场经历:做官这么多年得到了什么?不过是顶着虚名享受荣华富贵罢了。五年间草率批阅皇帝诏书(黄纸敕),半辈子都在处理官方文书(紫泥书)。这里用"滥批"一词暗含自嘲,说明他觉得自己只是机械完成工作,并无建树。

中间两句是自我检讨:自己既没有安邦济世的才能,也没有真正为国为民的贡献。但紧接着说"报国酬恩志未疏",表明他内心仍怀有报效国家的志向,只是才能有限。

最后两句最值得玩味:明明知道皇帝正为边境战事忧心忡忡,自己怎能心安理得地坐在办公室里混日子?"若为"(怎么能)这个反问句,道出了他内心的挣扎和愧疚。

全诗亮点在于: 1. 罕见地展现了古代官员的职场焦虑,打破了我们对古代文人"要么清高要么贪腐"的刻板印象 2. 用"批公文"这种日常细节,生动呈现了官员的真实工作状态 3. 最后两句像现代人的"职场危机",担心自己碌碌无为却又无力改变

这种坦诚自我解剖的态度,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产生共鸣。它提醒我们:无论在什么时代,混日子都会带来精神煎熬,真正的安宁来自对社会的实际贡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