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笋行戏赠臞仙

可使身无肉,不可食无竹。
将军嗜笋体瘦健,昌歜羊枣皆粗俗。
潞河秋泊渭川贾,筐篚腥倾箨龙脯。
乍看鳞甲形模糊,尚觉彭亨郁余怒。
将军晓起饥肠鸣,蜿蜒入口风雷轰。
鍊珍百品不足数,一味清净廉泉僧。
闻道此僧善说法,不棒不喝不梵夹。
化身现在我窗前,我亦从之敬而狎。
一阳初复萌始孳,弹指蛩鸣锸可施。
拟夸新脆连根赠,却恐狐搰反被嗤。
知子多生饱蠹简,啖蔗佳境应非远。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幽默夸张的手法,描写了一位"将军"对竹笋的狂热喜爱,展现了吃货的执着和生活的趣味。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开篇四句直接亮明观点:人可以瘦,但不能不吃竹笋。这位将军因为爱吃笋而保持瘦健身材,在他眼里其他美食都显得粗俗。这里用"昌歜羊枣"(古代两种名贵食物)作对比,突出竹笋的地位。

2. 中间详细描写将军吃笋的场景: - 商船运来新鲜竹笋("箨龙脯"指笋干),看起来像愤怒的龙鳞 - 将军饿得肚子叫,吃笋时像风雷轰鸣般痛快 - 把竹笋比作"清净廉泉僧",说它胜过百种珍馐 - 用佛教说法的方式调侃,说这位"竹笋僧"不用棒喝、不用经书,直接显灵在窗前

3. 最后六句转入现实考量: - 想到春天新笋将生,准备挖来送人 - 又怕像狐狸偷食反被嘲笑(用"狐搰"典故) - 结尾调侃这位将军前生可能是个书虫("饱蠹简"),现在吃笋就像吃甘蔗般渐入佳境

全诗妙在: 1. 把普通食材写得活灵活现,赋予人格化特征 2. 用宗教庄严的比喻来形容吃货行为,形成反差幽默 3. "风雷轰""彭亨郁余怒"等夸张描写让人忍俊不禁 4. 在调侃中透露出对简单生活乐趣的欣赏

本质上是通过美食爱好者的视角,传达一种"人生贵在适意"的生活哲学,告诉读者:热爱某样事物到痴迷的程度,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