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给民足

出自 刘安 《淮南子·本经训》

释义:给:丰足,富裕。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现代解析

“家给民足”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家家供给充足,百姓生活富足”,描绘的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老百姓不愁吃穿,生活安稳,整个社会充满生机。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的精髓:

1. 像“家家仓库满当当”
它强调的不是少数人富裕,而是每个普通家庭都能丰衣足食。比如一个村子,家家粮仓有存粮,孩子能上学,老人看得起病,这就是“家给民足”的缩影。

2. 重在“可持续的富足”
它不同于暴发户式的短暂富裕,而是通过合理的生产分配(比如土地耕种、公平交易)让百姓长期受益。就像一片良田,年年有好收成,而不是靠运气发横财。

3. 藏着“治国智慧”
古人用这个词形容明君治理下的盛世,比如轻徭薄赋、鼓励农耕的政策。放到今天,可以联想到乡村振兴、社会保障等让普通人过得更好的措施。

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
用四个字就勾画出千百年来中国人最朴素的愿望——没有轰轰烈烈的口号,只要平凡日子里的温饱与安定。它像一幅田园画卷,传递着“安居乐业才是根本”的深刻道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