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圆满

出自 隋代 隋炀帝 《入朝遣使参书》

释义:功德:功绩和德行,指念佛、诵经等法事。原为佛教用语,指法事完满结束。后指圆满完成某事。

现代解析

“功德圆满”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功劳和德行都圆满了”,但它的内涵更生动。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完成一件大事后的满足感——就像辛苦种下一棵树,终于看到它开花结果,整个过程既付出了努力,也收获了圆满的结果。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两件事:
1. 事情完美收尾:比如团队历经困难完成项目,不仅结果成功,过程中大家也展现出合作精神,这就是“功德圆满”。
2. 修行达到境界:在佛教文化中,它特指修行者通过长期行善积德,最终达到理想状态,类似“修成正果”。

有趣的是,它暗含“付出与回报平衡”的智慧。比如生活中有人退休时,如果事业有成、人品也被认可,旁人就会用“功德圆满”来形容他——既有实际成就(功),也有精神收获(德),两者都“圆”了。

使用时要注意:这个词自带庄重感,适合正式场合。比如形容科学家毕生研究取得突破,比形容“吃完一顿大餐”更贴切。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圆满不仅是结果漂亮,过程中的德行积累同样重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