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蹶不兴

出自 孙中山 《兴中会章程》

释义:见“[[一蹶不振]]”。

现代解析

“一蹶不兴”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摔一跤就再也爬不起来”,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遇到一次挫折后就彻底垮掉,失去重新振作的能力。

它的核心在于强调“抗挫力”的缺失——就像走路时不小心绊倒,健康的人会拍拍灰继续走,但若因此就瘫在地上放弃前行,便是“一蹶不兴”。生活中常见这样的例子:比如有人考试失败一次就自暴自弃,创业受挫一次便永远退缩,本质上是被一次打击“钉死”在原地。

这个成语的警示意义在于:失败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失败“定格”。它反对脆弱心态,提倡“跌倒后能爬起来”的韧性。古人用“蹶”(跌倒)这个具体动作比喻挫折,用“不兴”(不起)刻画消极结果,画面感极强,让人瞬间理解“一次打击导致彻底崩溃”的后果。

它的魅力在于用四个字戳中人性弱点——人人都会跌倒,但选择躺平还是站起来,决定了截然不同的结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