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处焚巢

出自 清代 秋瑾 《普告同胞檄稿》

释义:燕子处在焚烧着的窝里。比喻处境非常危险。亦作:[[燕处危巢]]

现代解析

《燕处焚巢》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燕子住在着火的鸟窝里”,用来形容身处险境却浑然不知,依然安逸过活的状态。

想象一下:一只燕子在窝里休息,完全没发现巢穴已经被火苗包围。它可能还在悠闲地整理羽毛,或者等待母燕喂食,丝毫没意识到危险近在眼前。这个画面生动地刻画出“危机中的麻木”——明明大祸临头,却因为习惯或短视而毫无警觉。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反差感:
1. 安逸与危险的对比:燕子象征弱小无辜,火焰代表毁灭性威胁,两者同框形成强烈冲突。
2. 讽刺的警示:用来提醒那些沉迷现状、忽视隐患的人,比如盲目投资的人、得过且过的企业,甚至整个社会都可能成为“巢中的燕子”。

它的魅力在于用极简的画面传递深刻道理,比直接说“你要有危机意识”更有冲击力。今天我们用类似的说法,比如“温水煮青蛙”,但《燕处焚巢》更突出“被动受害”的悲剧色彩——燕子并非自愿赴险,只是没能察觉而已。

下次看到有人对明显风险视而不见时,这个成语就能派上用场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