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玉堂人物”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住在华美殿堂里的人”,但实际用来形容那些身份高贵、地位显赫的人,尤其指在朝廷或重要机构中担任要职的精英。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1. 象征意义:古代“玉堂”指代豪华的宫殿或高级官署(比如翰林院),能进出这里的人自然非富即贵。成语用“玉堂”衬托人物的不凡,就像今天说“某某是高层圈子里的人”。
2. 隐含特质:这类人通常学识渊博、能力出众,是社会的顶尖人才。但同时也可能暗含一种距离感——他们身居高位,普通人难以企及。
3. 使用场景:既可以中性地夸赞别人地位高(如“他如今是玉堂人物”),也可能带点调侃,暗示高高在上、不接地气(比如“人家可是玉堂人物,哪会理我们”)。
简单来说,这个成语像一幅简笔画:用“华美的殿堂”和“里面的人”两个元素,瞬间勾勒出地位、才华与世俗距离感,生动又含蓄。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