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俑者

出自 先秦 孟轲 《孟子·梁惠王上》

释义:俑:古时用来殉葬的木制或陶制的人偶。最早开始用俑殉葬的人。比喻首开恶劣风气或行径的人。

现代解析

“始作俑者”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最早做陶俑的人”,但实际用来比喻第一个干某件坏事或开创某种不良风气的人。

打个比方:假如有人发明了一种骗术,后来很多人跟着学,导致社会风气变坏,那么这个发明骗术的人就是“始作俑者”。它强调“坏的源头”,带有明显的贬义,暗含批评和谴责的意味。

这个成语的巧妙之处在于用“俑”(古代陪葬用的假人)作比喻——古人认为用陶俑陪葬是残忍风俗的开端(后来甚至演变成用真人殉葬),所以“始作俑者”天然带有“坏事开头”的联想。今天用它时,不一定真和“俑”有关,重点在于指责那个“带坏头”的人。

比如:
• 网络暴力泛滥,某些为了流量编造谣言的自媒体就是始作俑者。
• 公司里有人开始偷懒摸鱼,后来整个部门效仿,那个第一个带头的人就是始作俑者。

核心精髓:它不只是说“第一个做某事的人”,而是强调“第一个做坏事的人”,并暗示后续的恶劣影响都由此人而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