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足干劲

出自 朱德 《上黔灵山》

释义:把劲头鼓足,准备做事。

【名称】鼓足干劲 【拼音】gǔ zú gàn jìn 【解释】鼓:鼓动,振作。把劲头鼓足,准备做事。 【出处】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朱德《上黔灵山》:“青年子弟多豪俊,鼓足干劲建家乡。”

现代解析

“鼓足干劲”就像给轮胎打足气再出发——它讲的是做事之前先调动积极性,把精神头儿撑得足足的。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两个动作:
1. “鼓足”:像吹气球一样,先给自己充满能量。可能是喊个口号、定个目标,或者想想做成事的好处,把心里的热情点燃。
2. “干劲”:不是蛮干,而是带着冲劲儿去行动。就像运动员起跑前跺跺脚,状态到位了,干活的效率自然高。

它的魅力在于化被动为主动。很多人做事拖沓,是因为心里没“火苗”。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先调整状态比急着动手更重要,就像烧水先得把火烧旺。

举个生活例子:周末大扫除前,先放首快歌提神,挽起袖子喊一嗓子“开干!”——这就是“鼓足干劲”的生动写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