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气压山河”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气势强大到能压住高山大河,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气魄极其宏大,让人感受到压倒性的力量。
想象一下:面对巍峨的高山和奔腾的江河,普通人可能会觉得渺小,但有一种人,他们的自信、胆识或威严,反而能让山河都显得逊色。比如战场上一位统帅振臂一呼,千军响应;或者一个天才的创意横空出世,震撼整个行业——这种“以人力盖过自然伟力”的比喻,就是成语的核心魅力。
它强调的不仅是外在的强势,更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精神力量。比如:
1. 个人层面:有人遇到困难时毫不退缩,反而越挫越勇,这种坚定的信念就能用“气压山河”形容。
2. 集体层面:一个团队团结一心时爆发出的凝聚力,也可能产生这种“势不可挡”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成语通常带褒义,但若用在不恰当的场合(比如形容欺压他人),可能会显得夸张甚至讽刺。
王实甫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