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窥窃神器”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偷看并窃取重要的器物”,但它的实际含义要深刻得多。
“神器”在古代象征国家政权或至高无上的权力,比如传国玉玺、帝王宝座等。所以,“窥窃神器”并不是真的偷东西,而是比喻某些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暗中图谋权力或地位,比如篡位、夺权、搞阴谋诡计等。
这个成语的讽刺意味很强——那些野心家表面上可能装得恭敬顺从,背地里却偷偷摸摸算计,想抢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它提醒人们警惕身边心怀不轨的人,也暗含对这种行为的鄙视:靠偷偷摸摸的手段上位,终究名不正言不顺。
举个例子:
- 历史上许多权臣一边对皇帝表忠心,一边培植党羽,这就是典型的“窥窃神器”。
- 职场中如果有人表面奉承领导,背地里拉帮结派想夺权,也可以用这个成语形容。
它的魅力在于用“偷东西”的生动画面,揭穿了权力阴谋的虚伪性——再华丽的借口,本质还是“窃取”。
骆宾王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