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义忘生

出自 唐代 陈子昂 《为苏宏晖谢表》

殉:献出生命。
为追求正义而献身。

现代解析

“殉义忘生”这个成语讲的是一个人为了坚守正义,可以豁出性命。它描绘了一种非常崇高的精神境界——把道义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比如历史上那些为民请命的清官,明知会得罪权贵招来杀身之祸,仍然坚持揭发贪腐;或者战场上为了保护战友,用身体挡住子弹的士兵。这些人都做到了“把义字顶在头上,把生死抛在脑后”。

这个成语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展现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当面对“保命”还是“守义”的选择时,有些人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这种精神就像黑暗中的火把,虽然自己会燃尽,却能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牺牲精神固然可贵,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要学会保护自己。成语歌颂的是极端情境下的崇高选择,并非鼓励人们盲目赴死。它的核心价值在于提醒我们:人活着,总有些东西是比生命更重要的。

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