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楼楚馆

出自 元代 张国宾 《薛仁贵》

释义:指供人寻欢作乐的场所,多用来指妓院。

现代解析

“秦楼楚馆”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秦地的楼阁,楚地的馆舍”,但实际用来形容古代那些风月场所,比如青楼、歌舞厅之类的地方。

为什么用“秦”和“楚”?
在古代,秦国和楚国是不同地域的代表,文化风俗各异。秦地(今陕西一带)的建筑可能更庄重,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的馆舍则可能更华丽浪漫。把两者放一起,既表示这类场所遍布各地,也暗示它们风格多样,能满足不同人的喜好。

背后的社会文化
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娱乐行业的兴盛。这些地方不仅是寻欢作乐的场所,也是文人雅士、商贾权贵社交的地方。许多诗词故事都提到“秦楼楚馆”,比如才子佳人的相遇、江湖恩怨的滋生,甚至政治阴谋的酝酿。

现代引申义
今天,这个成语偶尔用来形容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但更多是带着一点怀旧或批判的色彩。它让人联想到繁华背后的浮华、短暂欢愉下的空虚,甚至是对纸醉金迷生活的警醒。

成语的巧妙之处
短短四个字,既点明了地点(秦、楚),又用“楼”“馆”暗示了建筑的精致和功能的特殊性。不用直白描述,却能让人瞬间联想到那个笙歌曼舞的世界,这就是中文成语的凝练与韵味。

张国宾

张国宾,元代戏曲作家,演员。名一作张国宝,艺名喜时营(营一作"丰")。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平不详。钟嗣成《录鬼簿》载张国宾曾任教坊勾管(据《元史·百官志》,教坊司所属有"管勾"官,"勾管"或误)。所作杂剧今知有四种:《高祖还乡》已佚,《薛仁贵荣归故里》、《相国寺公孙合汗衫》及《罗李郎大闹相国寺》三种皆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