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印悬牌

出自 元代 关汉卿 《裴度还带》

释义:悬:挂。高挂官印、告牌(旧时官府用以喻示下级或百姓的告示牌)。指担任官职。

现代解析

“挂印悬牌”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把官印挂起来、把招牌摘掉,实际用来形容人主动放弃权力或地位,选择离开现有的职位。

它的精髓在于体现了一种洒脱和清醒——不贪恋权位,能果断放手。比如一个公司高管厌倦职场争斗,主动辞职去追求理想;或者古代清官看不惯腐败,宁可弃官归隐。这种选择往往需要勇气,因为意味着放弃眼前的利益和光环。

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褒扬了“懂得何时退出”的智慧。生活中很多人困在名利场里患得患失,而“挂印悬牌”的人却像及时按下停止键,给自己留一份体面和自由。它提醒我们:有些东西抓得越紧反而越累,主动放手未必是失去,可能是新的开始。

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