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共赏

出自 明代 孙仁孺 《东郭记·绵驹》

释义:形容文艺作品优美且通俗易懂,各种文化程度和艺术修养的人都能欣赏。

现代解析

“雅俗共赏”这个成语说的是一个东西既能被文化水平高的人喜欢,也能被普通大众接受。就像一道菜,美食家觉得有层次,普通人吃着也香;或者一首歌,专业人士听得出技巧,老百姓也能跟着哼。

它的核心魅力在于“不端着”——不为了显高雅故意让人看不懂,也不为讨好大众放弃品质。比如《西游记》,孩子看神仙打架哈哈笑,大人能读出讽刺现实;齐白石的画,农民觉得虾像活的,艺术家赞叹笔墨功夫。

真正厉害的作品往往有这个特质:把深刻的东西用接地气的方式表达,像一座桥连接不同人群。这需要创作者既有真本事,又懂得换位思考,比单纯追求“高大上”或“流量”难得多。现在流行的“出圈”现象,本质上也是雅俗共赏的体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