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和日美

出自 清代 黄宗羲 《敬槐诸君墓志铭》

释义:见'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明媚,形容天气晴朗暖和。

现代解析

“风和日美”这个成语,字面意思就是“微风和煦,阳光明媚”,用来形容天气特别好,让人感到舒服、愉快的场景。

它的精髓在于用简单的自然景象,传递出一种轻松、美好的氛围。想象一下:微风轻轻吹过,不冷也不热;阳光温暖明亮,但不刺眼——这样的天气让人心情舒畅,做什么都特别有劲。

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不仅能形容天气,还能延伸用来比喻“一切顺利、环境和谐”的状态。比如可以说“今天工作顺利,真是风和日美”,或者“他们俩关系融洽,相处得风和日美”。

总结来说,“风和日美”就像一幅让人心情愉悦的风景画,既描绘了自然的美好,也暗含了对生活顺遂、人际和谐的向往。

黄宗羲

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