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延残喘

出自 宋代 陈亮 《与范东叔龙图》

释义:生命垂危,勉强地延续喘息。比喻勉强维持生存。

现代解析

“苟延残喘”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勉强延续一口没断的气”,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极度艰难的情况下,勉强维持最后一点生命力或存在感。

打个比方,就像一盏油快耗尽的灯,火苗微弱得随时会灭,却还在硬撑着发光;或者像一位重病的老人,呼吸微弱,全靠意志力吊着一口气。它强调的是一种“濒临崩溃却硬撑”的状态,带有无奈、悲凉甚至讽刺的意味。

生活中常见这种场景:
- 一家连年亏损的公司,靠借钱发工资,员工都知道它快倒闭了,老板还在强撑门面;
- 一段早已破裂的感情,双方冷漠敷衍,却因为习惯或面子不肯分开;
- 过度疲劳的人熬夜工作,头晕眼花还硬挺着说“我能行”。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它戳破了表面“还在坚持”的假象,直指背后的徒劳和脆弱。用这个词时,往往暗含批评或同情——要么嘲笑对方不自量力,要么叹息其挣扎的悲壮。

简单说,“苟延残喘”就是:明明快不行了,还死要面子活受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