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甲据鞍

出自 〖出处〗 《後汉书·马援传》

释义:汉马援年六十二,请出征,光武帝以其老,未许。'援自请曰:'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事见《后汉书.马援传》。后因以'被甲据鞍'形容武将年虽老而壮志不减。

现代解析

“被甲据鞍”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披着铠甲,坐在马鞍上”,形容人全副武装、随时准备战斗的状态。

它的精髓在于刻画一种高度戒备、毫不松懈的精神状态。就像现代生活中,运动员赛前热身完毕等待发令枪响,或职场人提前备好方案应对突发状况——那种“万事俱备,只待行动”的紧绷感和专业态度。

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用两个动作(披甲+上马)瞬间勾勒出一个充满张力的画面。铠甲代表防护,马鞍象征行动,组合起来既表达了“准备周全”,又暗含“随时出击”的果决。

今天我们用它,不只是形容军事准备,更可以赞美那些对工作认真、对挑战有预案的人——他们像古代战士一样,用扎实的准备代替侥幸心理,用主动姿态迎接未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