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不渝

出自 魏·阮籍 《咏怀》

释义:丹、青:丹砂、青雘,是古代绘画中常用的两种颜料,不易褪色。始终不渝,光明显著。

现代解析

“丹青不渝”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红色和青色永不褪色”,用来比喻人的品格或情感像鲜艳的颜色一样,历经时间考验也始终不变。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丹青是古代绘画中常用的两种颜色,红(丹)和青(蓝/绿),它们以不易褪色著称。古人用这两种颜色作画,即使过了很多年,画作依然鲜艳如新。于是人们就用“丹青不渝”来形容那些经得起时间打磨的东西——比如一个人的诚信、一段真挚的友情,或者对理想的坚持。

这个成语的精妙之处在于,它用看得见的颜色变化,来形容看不见的品质。就像我们今天说“真金不怕火炼”一样,它让人一下子就能联想到:真正的好东西,风吹雨打也不会变质。比如形容一位几十年如一日照顾病人的医生,或者一对白头偕老的老夫妻,用“丹青不渝”就特别贴切。

它提醒我们:在这个容易改变的世界里,那些始终如一的人和事才最珍贵。就像博物馆里千年古画依然鲜艳的色彩,背后是画师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也是时间对真诚的最终认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