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比鳞差

出自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

释义:见“[[栉比鳞次]]”。

现代解析

“栉比鳞差”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像梳子齿一样紧密排列,像鱼鳞一样高低有序”。它用生活中常见的梳子和鱼鳞作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事物排列得既整齐又错落有致的画面。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它用两个简单的比喻,就把“整齐中有变化”这种抽象概念形象化了。就像我们看屋顶的瓦片:每一片都规整地叠压着(栉比),但整体又呈现出自然的波浪起伏(鳞差)。它既强调秩序感,又暗含灵动之美,比单纯说“很整齐”更有画面感。

在实际使用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建筑群、自然景观或文字布局。比如描述古镇的屋顶连绵起伏,或梯田层层叠叠的韵律感。它提醒我们:真正的美感往往来自“规则中的变化”——就像音乐中节奏的律动,既不能杂乱无章,也不能死板一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