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玉液金波》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像玉一样纯净的液体,像金子一样闪耀的波浪”,听起来就特别珍贵美好对吧?它其实用来形容两种东西:
1. 字面意思:古代人喜欢用“玉”和“金”形容顶级好东西,所以这个词最早可能指代美酒(玉液)和阳光下的华丽水波(金波),比如皇家宴席上的场景。
2. 深层比喻:现在更多用来形容特别珍贵、令人向往的事物或境界。比如:
- 形容一个人的才华像“玉液金波”般难得;
- 说理想的生活状态如“玉液金波”一样美好;
- 甚至用来夸一杯好茶、一道美景的极致享受。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自带“贵气”滤镜——玉代表纯洁温润,金代表辉煌灿烂,组合起来既有视觉上的流光溢彩,又有触觉上的细腻质感,比直接说“好东西”更生动。
使用场景:适合书面赞美或诗意表达,比如描写非遗技艺、传世艺术品,或是比喻人生难得的机遇。注意别用在普通小事上,否则会显得夸张哦!
王实甫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