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枪不入

出自 李英儒 《野火春风斗古城》

释义:刀砍不进,枪刺不死。原形容人铜皮铁骨或物体十分结实,现多比喻一个人僵化固执,冥顽不灵,很难被说服打动。

【释义】刀砍不进,枪刺不死,原形容人铜皮铁骨或物体十分结实。现多比喻一个人僵化固执,冥顽不灵,很难被说服打动。【示例】未眠那丫头看上去很猛,对于什么都刀枪不入,真是令大家佩服。【实例】在解放初期,鄄城很多人参加大刀会,声称刀枪不入。解放后,破四旧,为了验证刀枪不入,把会长绑起来,先用刀砍,只是留下一道白印,

现代解析

“刀枪不入”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刀砍不进、枪刺不穿,形容防御能力极强。但它真正的魅力在于用来比喻人或事物具有超强的抵抗力,能抵挡各种攻击或困难。

比如有人说某个制度"刀枪不入",并不是说真的用刀枪去捅它,而是说这个制度设计严密,很难被破坏或推翻。再比如形容一个人心理素质强,面对流言蜚语依然淡定,也可以说他"刀枪不入"。

这个成语生动地描绘出一种"金刚不坏"的状态,但使用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往往带点夸张色彩,现实中不存在真正的刀枪不入;二是可以褒义(形容坚不可摧)也可以贬义(形容顽固不化),要看具体语境。

它之所以有生命力,就是因为它用最直观的"刀枪"意象,让所有人瞬间理解那种"怎么都攻不破"的状态,比直接说"坚固"或"顽强"更有画面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