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檐走壁

出自 清代 吴趼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释义:檐:屋檐。壁:墙壁。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灵巧轻便,能够在房檐上飞,在墙壁上行走。

现代解析

“飞檐走壁”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像在屋檐上飞、在墙壁上走,形容人身手敏捷、动作轻巧,能轻松完成常人难以做到的高难度动作。

它的精髓在于用夸张的画面感,突出一个人灵活到“违反常理”的程度。比如武侠片里的大侠,轻轻一跃就能跳上房顶,或者像猫一样在陡直的墙面上快速移动——这种“不科学”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表现,正是成语的魅力所在。

现在这个词也常用来比喻人能力强、办法多,能解决看似不可能的问题。比如有人说“他搞人际关系简直能飞檐走壁”,其实是夸这人特别擅长处理复杂局面,总能找到别人想不到的路径。

要注意的是,这个词通常带点赞叹或调侃,很少用于严肃场合。如果真有人能“飞檐走壁”,那大概率是杂技演员或者电影特效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