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衣旰食

出自 唐代 陆贽 《兴元论解姜公辅状》

释义: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现代解析

“宵衣旰食”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黑了才吃饭”,形容人为了工作或处理重要事务,起早贪黑、废寝忘食的状态。

它的精髓在于刻画一种忘我投入的奋斗精神。比如现代人熬夜加班、创业者为项目拼命、父母为孩子操劳,都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它不强调“辛苦”,而是突出主动牺牲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的积极态度,带有一种责任感或使命感。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最初多用于古代勤政的帝王或官员(比如皇帝熬夜批奏章),但今天普通人也能用——只要是为了正事拼命努力,都能贴切地套用。比如:“他为了研发新产品,宵衣旰食忙了半年。”

注意:它一般不用来自夸,更多是客观描述或赞扬他人。如果过度使用,可能让人联想到“内卷”或“过劳”,所以要根据语境判断褒贬色彩。

0